孩子不听话,家长怎么办?

一、孩子不听话的表现

(不听话的概念:就是孩子的言行没有遵循或没有完全遵循父母制定的规则、随时听从父母的要求。)

1、(情绪上)听而不闻;2、(语言上)顶撞;3、(行动上)让干啥偏偏不干啥。

    二、孩子不听话的原因

1、心理因素

(1)逆反心理。社会心理学认为,人们都有一种倾向,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维护“自主”地位,不愿受别人的干涉或控制。孩子正处于自主意识发展的时期,正处于努力摆脱父母以及家庭影响的阶段,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,他们特别想证明自己可以主宰命运,不须按父母指定的路线去前进,当他觉察到外界是有意地要说服自己时,往往产生心理上的准备,从而警觉起来,并对教育引导进行挑剔,甚至形成心理对抗,产生逆反心理。可我们的家长给这些孩子贴上了不听话等负面的标签,动不动就使用暴力语言以及暴力行为去对待孩子。

(2)不平心理。家长对自己的几个孩子厚此薄彼,孩子觉得不受重视,心里不舒服,从而对家长产生怨气。

(3)还有个别学生个性或心理有缺陷,一旦受到刺激,容易和家长产生尖锐对立情绪。

2、家庭因素

(1)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和纵容。如有的家长则受孩子的左右,孩子说什么是什么,孩子要求什么做什么。久而久之,家长在孩子面前就失去了权威,孩子对家长的话自然也就不放在心上。

(2)家长实行粗暴简单的棍棒式管理(家长制),自然会引起孩子的抵触、对抗和逆反心理。

(3)不了解孩子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,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过高,让孩子承受的学习任务过重;不知道孩子具有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和资质,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,为孩子过早定向,强制孩子过早地从事长时间的专业训练。结果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。

(3)与孩子缺少交流与沟通,或沟通方式不当,造成亲子关系不和谐。

(4)单亲教育,造成爱的缺失。

(5)隔代教育,造成爱的错位。

3、学校因素

  感恩教育缺失,造成孩子对家长不知道感恩,不懂得尊重。甚至对家长的教育产生误解和敌意。

4、社会因素

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快,学生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,而家长和孩子都没有适应这种变化。

三、怎样理解孩子不听话

1、大多数情况下,孩子不听话,并非故意要和父母过不去,只是孩子自尊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。

2孩子不听话可能是教育孩子不当时问题的凸显。当前,在教育方式、方法上存在许多问题。比如,许多年轻的父母也有些父母脾气暴躁,动辄打骂、罚跪、罚站甚至逐之门外;还有一些父母却相反,视自已的孩子为太阳,一切以孩子为中心,百依百顺,甚至包办代替等等。孩子产生逆反心理,可以说正是这些教育弊端造成的

3孩子不听话包含有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。这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。它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孩子自我意识强,好胜心强,勇敢,有闯劲,能求异,能创新。只要引导得当,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作用的。逆反心理强的孩子,他们不会有畏缩心理、压抑心理,他们也不会懦弱、保守、逆来顺受。他们以这种形式保持心理平衡,有时也能起到维持身心健康的作用。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其他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的形成。 

四、教育不听话的孩子应遵循的八个法则和个原则

(一)八个法则

1、归属法则: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;

2、希望法则: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; 
3
、力量法则: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; 
4
、管理法则:在孩子未成年前,管束是父母的责任; 
5
、声音法则:要倾听他们的声音; 
6
、榜样法则: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; 
7
、求同存异法则: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,并尽量理解他们; 
8
、惩罚法则: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,慎用;

(二)六个原则

1尊重平等的原则。有的家长认为,小孩子只能约束,无所谓信任与尊重,不然他们会不服管教。因此,家长平时不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与要求,甚至不择场合申斥孩子,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,使孩子对家长而生畏。不尊重孩子就 会给孩子不听话埋下伏笔。批评孩子的错误,不能攻击孩子的人格,要让孩子在受批评的时候,感到自己的人格并没有受到不尊重的待遇,还是与家长保持着平等的关系。家长应该更多的理解、尊重孩子,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,善于倾听,有事商量着来办,平等相待,循循善诱,以理服人,以情动人。

2、表扬先行的原则。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。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,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个性和承受力。不要忌当众(当外人)批评孩子——作家冰心说过:不要在人前说孩子不好,那样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。做到人前奖、人后罚、不攀比 “数子十过,不如奖子一长。有人提出一个奖七罚三的比例,家长要重视赏识教育。 

3、宽严适度原则:父母要给孩子设有“红灯区”、“绿灯区”,还要有“黄灯区”,让孩子清楚什么可做,什么不可做;什么时候、什么行为他可以略为“越雷池”。  必须要让孩子心中有一种畏惧感,孩子才能少犯错误。教育孩子要严,但是,在字后面加什么?应该加,也就是规矩,是两代人都应该遵守的规矩;尽量不要加上(这是许多家长擅长的)——严是实质,厉是形式,是横眉立目的态度。    “的具体内容包括:有理(不滥用家长权威)、有法(科学而不简单粗暴)、有序(循序渐进)、有度(不脱离孩子的实际)、有矩(要求明确不空洞)、有恒。

最近有一位父亲在媒体上大出风头,他叫萧百佑,被称为中国“狼爸”,他的口号是“三天一顿打,孩子进北大”。只要孩子的品行、成绩不符合要求,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。如今呢,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被北大录取,而在此之前,美国“虎妈”蔡美儿也因为其采用“咒骂、威胁加利诱”等严格的教育方式,将女儿“骂”进了哈佛,从“虎妈”的余威到“狼爸”的藤条,他们的育儿方式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讨论的热潮。那么究竟是棍棒还是糖果?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育儿良方呢?区别于其他家长,萧百佑的不同在于制定了严格的家规,从3岁到12岁都有不同的规定,“不许看电视”、“不能随便打开冰箱门”、“不能吹空调”等等,谁触犯了规定就要挨打。他准备了鸡毛掸子和藤条,孩子犯了错就打手板,抽小腿,在书里,他还表达了对古人发明藤条的赞赏。

之所以出现棍棒出才子的这种教育理念,或者这种社会认同,问题的关键就在家长抱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,这种心态就是树不修不成材,学海无涯苦作舟,人才是打出来的,是骂出来的,还有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那么在这种功利化的教育中,就是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,把这种社会的认同,其实不是一种正确发展方向,或正确趋势的社会认同,强加给了孩子,这种鸡毛掸子的教育,是我们目前很多中国家庭中普遍的共性的错误。

但是不能否认,适度的惩戒是完全必要的,对孩子严格的要求也是必须的,没有袁伟民“三从一大”的魔鬼训练,就没有女排的“三连贯”,现在考大学难,就业更难,孩子也要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。

   当然,家长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,一个充满爱、关怀、温暖和信任的环境,还有尊重,孩子提供这样一个环境然后让孩子自己发展。千万不可以势压服。 “不打不成材的思想也许在有些父母的脑子里还依旧存在,他们时不时地讽刺、挖苦孩子,甚至动武打孩子的做法,无不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,往往造成了不好的后果,这就需要遵循下面的原则。

4要求适度的原则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,切忌要求过高.子成“龙”,望女成“凤”,天下父母人同此心,无可非议。但有的父母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,对孩子提出一些过高、过严的要求,这些要求超出了孩子承受能力,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,甚至出现厌烦情绪,产生逆反心理。所以,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不能太高,更不应急于求成,而应该从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,要求孩子认真学习,逐渐提高,并要不断予以鼓励和支持。这样,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除。据调查,动不动就发脾气;不了解孩子的心;要求太严,标准太高;不接受孩子的意见;说话不算数;这些现象是孩子最为反感的。

5灵活性原则。

如何教育孩子,要据当时的具体环境、孩子的性别特点、个性特点以及问题的性质而使用不同的方法。孩子有三种类型:小绵羊、二皮脸和一根筋。家长一般喜欢听话的“小绵羊”孩子,也不讨厌虽然调皮但一批评就承认错误的“二皮脸”孩子,而对于稍占一点理就要和家长理论到底的“一根筋”的孩子,就比较倒霉有的批评要象和风细雨,有的要似急风暴雨;有的要旁敲侧击,点到为止;有的要一阵见血,切中要害;有的要冷处理,有的要趁热打铁;有时候要以柔克刚,有时后要以刚制柔。另外还要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。灵活还表现在有时对孩子的错误要有包容之心,宽容有时会产生神奇的效果。当然宽容是有原则的,过度的无原则的宽容是放纵。孩子有了错误时,你一味替孩子包着揽着,结果孩子以后会有恃无恐,更加放肆。家长要明白这样一个现象:孩子犯错误后,不是怕错误本身,而是怕父母的态度——因为父母孩子犯错误而不允许孩子犯错误(怕眼前的错误影响到今后的前途),因此,面对孩子的错误心理上往往不能容忍,态度上往往是暴跳如雷,措施上往往是过度惩罚——可以说,孩子说谎往往是家长给出来的,说谎就可以逃避家长过度的惩罚,说谎就可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。

6、抓反复、反复抓的原则

孩子改正错误有一个过程,有时甚至会出现反复。也就是说,有些孩子犯了错误受到家长的批评后改正错误不是一蹴而就的,要给他们一个认识错误、改正错误的机会,要反复抓,抓反复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。  家长应该认识到: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;家长必须做到:能够容忍孩子犯错误——我们不能容忍上司犯错误可以辞职;我们不能容忍配偶犯错误可以离婚;我们不能容忍学校犯错误可以转学——但是,我们只能容忍孩子犯错误,因为只有一个,不可能更换。

对有的孩子的教育要软的,有的要硬的,有的要恩威并施,总之适合的方法才是对的。

六、几点建议(孩子都是好孩子,而父母未必都是好家长。

1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永不退休的班主任,要学习一点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。要有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理念,这样才会有科学教育子女的实践:不忽视对孩子的心灵关照;不误解终身学习的内涵;不忘记父母是子女的榜样;不冷看社会、学校的教育。

2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谈心,交换彼此想法,对孩子说话要真诚、恳切。家长和孩子的沟通障碍:一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内容不是以问题为中心,而是以为中心。这种沟通的内容实际上是家长消极情绪的发泄,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。这就使得家长说得越多,孩子的心离得越远;二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其实是伪沟通。因为家长与孩子沟通的目的不是关注孩子的成长,而是为更好地控制孩子;三是大多数家长在小的时候从没有被倾听过,所以不会去倾听自己孩子的心声,这就造成了大人说孩子无所不可,孩子说话未张嘴前就已经错了的局面。 

3 父母双方要一致,否则使孩子情绪不稳定,容易产生投机心理。

4要给孩子一些空间、一些自由,不要把孩子管得太死。

5与班主任沟通,形成共识,制定教育方案。

6父母应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,并善加利用,而不应在孩子有逆反心理的时候,一味抱怨、恼火,甚至对孩子实行高压政策。

以上是我个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,错误在所难免,敬请批评指正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二日

(说明:此文是本人在2012-1-13日《洛阳晚报》.市教育联盟.校长论坛上的发言稿)

文章详情

 

创建时间:2020-05-28 16:27